当前日期时间
广告位
会员电子平台
登录账号
密码
验证码
您好,您已登录!  您有条新到站内短信  进入会员中心  退出登录
图片
当前位置
一手住宅网签面积下降,批准预售面积增加,这一增一降就因此而得到一个结论:“广州楼市严重供过于求”。
一手住宅网签面积下降,批准预售面积增加,这一增一降就因此而得到一个结论:“广州楼市严重供过于求”。

  ——正确认识广州房地产市场的供应、需求关系和未来走势

  今年以来,楼市遭受国家信贷房贷紧缩、房地产限制性政策叠加捆绑的双重冲击,市场成交急剧萎缩,观望气氛蔓延。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1-5月广州十区新建住宅网签面积219万平方米,同比减少6%。1-5月广州十区新建住宅批准预售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,同比去年增加15%。一手住宅网签面积下降,批准预售面积增加,这一增一降就因此而得到一个结论:“广州楼市严重供过于求”。

  年前大家还在说广州房地产市场存在供应压力,短短5个月的时间就彻底扭转市场供求关系?供应就从短缺变得过剩?从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发展的规律来看,不到半年时间供求关系逆转,显然站不住脚。

  不能否认,当前广州楼市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去化率低,市场低迷。从1-5月广州市十区新建住宅的供求比来看,已经达到157:100(201年全年的供求比是100:100),而不少楼盘为了在淡市中争取市场,采取降价促销手段,以求迅速出货,回笼资金,拿到业绩,导致楼价也出现松动。不过,仅仅依据前5个月的批准预售与网签的比值,用短时间的去化率,来判断广州房地产市场的整体供求关系,是远远不够的,容易走入片面的误区。

  合富房地产经济研究院认为,判断广州楼市的整体供求关系以及影响、走势,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:导致需求急剧萎缩的原因、广州住宅市场多年的供应和需求变动规律、决定后续供应的土地市场以及决定需求的人口、经济、城市发展等宏观因素。

  首先,导致当前楼市大幅度缩量的原因是不正常的。

  1-5月广州市十区新建商品住宅网签平均每个月不到44万平方米,如此低迷的市场成交量比2008年平均每月46.1万平方米的交易量还低,数据是否说明广州的一手住宅真实需求已经大幅度下降?

  答案是否定的。当前的市场成交是10年来的最低点,非常不正常,原因主要是两大方面,一是国家去年底就收紧货币信贷,资金供应量大幅度减少,使得资金成本、市场利率大幅度提高,形成房贷紧、利息高(首套房利率都上浮)的局面,大大影响了包括刚需在内的购房消费的释放;二是房地产限制性政策这几年不断收紧,直到去年11月份,广州还公布了继续收紧外地人购房、提高第二套房首付以及加强限价的“穗六条”。当前的房地产市场,不仅受到信贷紧缩的直接影响,而且“限购、限贷、限价、限售、限签”(所谓五限),多重限制和捆绑下,首套房成本提高,第二房、换房的门槛大幅度提高,正常的购房需求被限制无法释放,被迫推迟。

  从广州10余年成交数据来分析需求情况,我们会发现,2007年以前不限购不限贷,广州市十区平均月成交量在66万-80万平方米的区间,以我们过往的市场调查和经验看,投资性与多套房购买需求占比大约在20%左右(市场高涨则投资比重大,市场平稳或回调则投资比重小),正常需求应该在50万-65万平方米之间;

  2008年金融海啸、经济下滑,上半年信贷紧缩,房地产的需求极度萎缩,广州市十区当年月平均成交量46.1万平方米实属不正常。2008年底国家“四万亿”刺激,以及鼓励买房,使得2009年市场需求急剧回升,成交大涨77%,广州市十区当年月平均成交量到了历史最高位81.5万平方米,也不是常态。这两年的数据不能反映广州房地产正常的市场需求。

  2010年以后,在金融信贷上国家重新收紧,而在房地产政策方面则开始限购,限贷,直至“五限”,需求较限购前萎缩,多套购房的需求被挡在市场之外,投资性需求被抑制,换房需求受影响比较大。从2010年到201年,前两年因为信贷紧缩,市场有所回调,平均月成交量为50万平方米;后两年因为信贷略放松,市场上升快,平均月成交量超过60万平方米,较前两年增加20%左右。这四年的市场需求数据说明,在多重限制政策条件下,广州市十区的正常需求量应该在平均每月50万-60万平方米之间。

  通过对10余年广州楼市需求的数据实证分析,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:

  第一,楼市需求弹性大。市场好的时候,需求释放集中;市场调整或回调时,政策或者信贷等因素干扰大的时候,需求萎缩或推迟。2008年之后,需求波动较大。

  第二,限购、限贷的楼市,首次购房、换房构成需求主体。在这样的市场中,以广州市十区来测算,平均每月50万-60万平方米的成交量是正常的需求释放范围。

  第三,急剧萎缩的成交反映的并非市场常态,也不反映市场真实需求。2008年以及今年前5个月的市场成交状况就是这种非常态表现。国家宏观经济、信贷投放、政策叠加等多种因素造成市场扭曲。

  其次,从长周期来看广州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,还是供小于求,尽管限购时代压制需求,暂时缓解市场供求关系,但是广州土地市场供给有限,供不应求的格局可能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实质性改变。

  以近10年广州住宅的供应和需求情况看,广州楼市供不应求是逐渐形成的。

  2004年至201年10年间广州市十区新增住宅供应共计706万平方米,而成交共计784万平方米,供求相比,需求比供应多出57万平方米。

  2010年限购时代开始之后,由于房地产调控不断增加限制性措施,广州的供应和需求都受到影响,特别是需求,呈现下降之势,供求矛盾得到一些缓解,例如2010年至201年新增供应合计为2959万平方米,需求合计为2690万平方米。这四年供应多出需求269万平方米,加上今年1-5月新增供应多出的126万平方米,累计新增批准预售货量多出成交95万平方米。不过,有两个特点十分明显,一是限购时代在补过去5、6年供小于求的课;二是政策极度挤压需求、延迟需求包括正常的换房和首次置业,才使得供应相对充足,并非供应增加所致,所以一旦需求释放出来,将形成新的供不应求。

  阳光家缘2014年6月20日广州市十区可售新建住宅量为615万平方米,按照目前平均每月4.8万平方米的去化量计算,存量需要消化周期为14个月,属于偏长;一旦成交恢复到每月50万平方米,去化周期就降为12.个月,基本趋于正常;假如成交上升到每月60万平方米,去化周期就减少到10.2个月。去化周期是个变量,即便当前成交降到历史低点,去化周期并没有到库存严重的程度。

  土地供应状况能够更加到位地说明供求关系,它决定了新增住宅的供应量。2004年“8.1”大限之后,土地供应基本依靠公开出让,2005年至201年这九年广州市十区公开出让的住宅建筑面积为61万平方米,与同期64万平方米的成交面积相差270万平方米,由于过去的协议出让土地陆续进入市场,弥补了公开出让土地的不足,土地供应问题似乎并不突出。

  如果合富房地产经济研究院从2010年开始比较,招拍挂制度已经确立5年多,过去协议出让的存量土地应该绝大多数被消化,公开出让的土地构成市场新增供应绝对主体,2010年到201年这四年公开出让的住宅用地建筑面积合计为1704万平方米,平均每年出让量为建筑面积426万平方米,这四年的成交量合计为2690万平方米,平均每年需求量为672万平方米,总的缺口是986万平方米,平均每年的缺口为246万平方米。

  从这几年的土地出让量可以判断,未来广州市十区的新增住宅供应一定会比目前的水平大幅度下降,也就是说,这几年新建住宅供应平均每年可以保持700多万平方米,很大程度还是在消化过去协议出让的土地供应。什么时候存量土地达到消化的临界点,完全由公开出让的土地解决供应问题?由于过去协议出让的土地数量是一笔糊涂账,很难定量地预测,不过,从目前绝大多数项目都是过去几年公开出让的土地来判断,这一天很快会到来。

  从土地公开出让,到形成新增住房供应,房地产供应的刚性特征鲜明,即土地出让量决定了未来的供应量,且短期内很难改变,所以,鉴于土地公开出让量的缺口,未来广州的住宅供应很难放大,供不应求的格局可能会长期存在,而房价一定会长期反映这种供求关系。

  这样一来,形成了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:从中长期看,从土地供应格局看,广州新建商品房市场供不应求,但是,从短期看,如今年1-5月批准预售量大大高于网签量,又是供大于求的。合富房地产经济研究院认为,这个矛盾现象,其实就是近年经济、信贷波动,以及房地产限制性政策近年不断加码,带来的房地产市场不正常波动的反映,对市场的负面作用比较大。

  因为当前广州新建住宅所谓的供大于求,主要来自于信贷收缩、政策限制导致需求萎缩或延后的非正常波动。2008年、2011年底至2012年初都出现类似波动,并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较大负面作用,主要是极大地影响后续供应,产生“限制需求-供应减少-价格下调-需求恢复-供不应求-价格上升-继续限制需求”的非良性循环,供应、需求、价格的市场调节机制呈衰竭之势,而供求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。

  此外,从经济发展、城市人口变迁、家庭数量、收入增长等宏观因素看,几乎难以得到广州这样一个千万人口级别、万亿经济总量的国家一线城市的房地产需求减少的结论,例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广州常住人口994万,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广州常住人口增加到1270万人,十年增加275万人。目前广州常住人口数量突破1600万人,到2020年预计常住人口在1800万至2000万人。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意味着住房需求基数、增速都十分可观;而且家庭小型化也使得家庭户数增加更快,以户为单位的潜在住房需求十分庞大,例如2000年广州常住人口家庭平均.21人,到了2010年平均家庭户的人口为2.7人,减少0.48人/户。

  总之,需要正确认识当下由于需求被压抑、非正常萎缩造成供大于求的假象,并非真正市场“供应过剩”。开发企业为了争取好的业绩、回笼资金以及抢占萎缩的市场,被迫降价促销,也是无奈之举,负面影响如土地市场转冷、开工建设减少、后续供应跟不上会随之而来。一旦信贷条件转为正常,需求有所恢复,可能新一轮供不应求和价格飙升又会开始,供求缺口越来越大。我们需要认真探讨这种市场非正常波动后面的症结,要寻找发挥市场机制调节、政府更好地站位的新调控方式。

  (注:为了数据可比性,本文全部以广州市十区的数据作为取样标准)



(审校:杨晓敏)
广告位
脚注信息

版权归属:中瑞科技    2014-2022电话:010-85967952  传真: 010-85967952

主管单位: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  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05-25